黄宏俊
初中阶段的学生在学习风格、学习兴趣、学习智能、学习基础等方面都存在着较大的差异.目前,教师由于受到应试教育的影响,很多教师没有重视学生的个体差异.随着社会的发展和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入,传统的教学方式已经很难满足不同学习风格、不同学习基础、不同学习潜能学生的学习需求,也不利于人才的培养.初中阶段的数学学习是学生思维方式形成的非常重要的阶段,学生在传统的“同评价标准、同目标要求、同进度、同内容”等方面忽视个体差异的教法下,两极分化的程度越来越严重.为了让每一位初中生都能学到不同的数学,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就应当实施差异化教学.
一、在初中数学教学中实施差异化教学所具有的意义
差异化教学就是从学生的个体差异、实际情况出发,有差别、有针对性地进行教学,从而使每一个学生都能达到最佳发展.在初中数学教学过程中采用差异化教学,学生学习的压力得到了减轻,学生的潜能也得到了最大程度的发挥,使学生得到成功的喜悦,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得到提高.差异化教学是有针对性、学生的负担能够得到减轻的一种教学方式,能够使学生的学习能力和成绩得到提高.初中数学教师要认真做好对不同层次学生的分析,精心设计上课以及辅导等环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对学生和教材都要进行认真了解,并且要认真做好调整和总结,从而使教师的业务水平得到提高.初中数学差异化教学要做好系统计划,要从整体进行考虑,认真做好阶段性的反思和总结.初中数学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加强教师间的合作,加强与兄弟学校间的交流与合作,认真做好教学资料的收集与处理,同时还要做好教学数据库和学习档案袋的建立,为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创造条件.
二、初中数学差异化教学的实施
[K]1.要认真做好对学生的全面了解工作,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分类进行档案的建立
初中数学教师要想差异化教学很好地得到实施,就应当对学生的真实信息进行全面把握,然后根据学生的信息建立分类档案.由于每一位初中生家庭背景和生长环境都存在着一定的差异,教师要想全面掌握学生的信息还是有一定的难度的.针对这种情况,教师应当采取一定的可行性措施,例如问卷调查、教师间的沟通、与学生座谈交流、开家长会、家访等途径,教师根据获取的信息,对学生进行综合水平的确定,然后按照一定的标准进行分类.例如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学习效果和学习能力将学生分为三个层次:甲层次、乙层次、丙层次.甲层次的学生是优等生,这一层次的学生对于学习任务能够独立完成,具备自主学习的能力.乙层次的学生为中等生,这一层次的学生有一定的学习基础,能够在教师的指导下完成学习任务.丙层次的学生为后进生,与甲层次和乙层次的学生相比,丙层次的学生在知识的掌握和理解方面较为不理想,对初中数学不感兴趣,无法完成学习任务.另外,层次的划分不是一直不变的,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科学的调整.这种建立档案的方式,为教师进行差异化教学提供条件.
[K]2.初中数学教师要结合学生的层次分别制定教学目标
初中数学教师对分类档案建立以后就应当结合教学内容和教学要求,对不同层次的学生设定学生个体学习目标和基本[J1.35mm]教学目标.学生个体学习目标的制定是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设定,而基本教学目标是要求所有学生都要达到的目标.教师在进行目标设定时要考虑学生的学习能力、对知识的掌握情以及学生的个性特征等信息,为学生科学地制定学习目标,让学生体验数学知识的学习过程,尽可能地使他们的能力得到发挥.对于教学目标,教师应当根据实现难易将目标分为短期目标和长期目标,短期目标主要适用于乙层次和丙层次的学生,长期目标主要适用于甲层次的学生.
[K]3.初中数学教师要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设计相应的教学内容
由于不同层次的学生学习目标存在着一定的差异,因此教师要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设计相应的教学内容.这样的做法并不是对学生的不公平对待和歧视.对于不同层次的学生,教师可以采取伙伴学习、个别教学、合作学习等形式进行教学,使学习任务得到很好地完成.合作学习主要是让不同类别的学生进行互学互助,主要以小组的形式进行.例如甲层次的学生和乙层次的学生在一起学习,可以对课本知识进行探讨,对学习方法进行交流.个别教学也就是对于个别学生采取有针对性的辅导方式,在教学方法、教学策略、教学思想都会存在一定的差异.例如对于甲层次的学生要尽可能地鼓励他们去探究,使他们的潜力得到充分挖掘;对于乙层次的学生主要是要注重知识的拓展;而对于丙层次的学生主要是培养他们自主学习的能力.伙伴学习就是学生间相互学习和相互鼓励,这种方式组合比较自由,主要适用于平时的学习.
[K]4.初中数学教师要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布置相应的课后作业
初中数学差异教学主要是根据学生的差异,做到以学生为中心,从而达到学生共同进步和共同学习的目的.因此,课后作业和课后练习是学习得到巩固非常重要的环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当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对课后作业的设计要结合学生的学习能力,实现强化学习效果和巩固课堂知识的目标.因此,教师要认真做好从“量”和“质”两个方面入手.“量”也就是教师根据学生存在的差异,作业形式的设置也要存在一定的差异,例如从量上设置拓展题、思考题、必做题、选做题等形式,让学生结合自己的能力进行学习形式的选择.“质”主要是教师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设计一下具有发散思维的习题.这些习题教师可以让甲层次的学生独立进行完成,对于乙层次和丙层次的学生可以通过合作的方式来完成.教师通过设计这样的习题,学生的思维能力能够得到很好的锻炼.
初中数学差异化教学要结合学生的学习能力、个性特点等方面的差异,对学生建立分类档案,对于不同层次的学生要设计不同的教学内容,所布置的课后作业也应当有所不同,从而使全体学生都得到发展.随着新教学理念和新课改的深入,在实施差异化教学的过程中要结合初中数学的特点和学生的实际情况,对不同层次的学生采取合理的手段和方法,要少批评、多鼓励,对学生取得的成绩做出真实地、客观地、综合地评价,使学生的潜能得到发挥,使学生实现自我发展,使差异教学方式得到科学的实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