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叛抑或传承

来源:校园英语·中旬 ·2018年03月31日 23:04 浏览量:12906

刘慧

【摘要】中动结构是一种跨语言现象,它普遍存在于汉语、英语、法语和荷兰语等语言当中。鉴于中动结构的特殊性,国内外学者对其的研究可谓俯拾即是,并贯穿传统语法、生成语法、认知语法和构式语法等各个学派。本文主要总结国内外学者从认知视角下对中动结构的阐释,并分析认知语法和构式语法解释力上的优越性和充分性。

【关键词】中动结构 跨语言 认知语法 构式语法

想必人们对The book sells well和“这道菜闻起来很香”等看似主动的表达耳熟能详,但是大多数人并不知晓它们被称为中动句的叫法。过去几十年间,大量的国内外语言学家和学者对此进行过研究,其研究涉及到中动结构的界定、各个部分之间的互动关系;中动句同作格等结构的对比分析;中动词及物性的探究和中动结构的历史沿革等等。同时,这些研究和探索也贯穿了传统语法、转换生成以及认知和构式语法等领域。

一、句法生成?词汇生成?

传统语法将 “The book sells well” 之类的表达式纳入主动形式表达被动义的行列。但是这种说法引发了很多质疑,比如,既然是表达被动意义,为何不直接采用被动形式反而舍近求远呢?西方学者Keyser & Roeper等从转换生成语法的视角对中动结构进行过细致的探索,包括中动句的句法特征、语义特点和生成机制。其中,中动结构的生成观以词汇观和句法观两个派别为主。词汇生成派认为中间性的生成过程是动词的去使役化。过程中使役动词去掉表示外因的域外论元,从而使得二元谓词变成一元谓词。而句法生成派则指出与主动句和被动句的转换操作相一致,中动句也是由深层结构转化而来,形成一种处于主动和被动之间的中间形态。但是两派观点都无法实现对中动句生成上描述的充实性和解释的充分性。

二、反叛?创新!

在传统语法、转换生成语法等对中动结构的解释之余,认知语言学和构式语法逐步涉足到中动结构这一领域。

国内学者何文忠和王克非证实了动词和副词的语义特征都指向受事论元,而这构成了中动结构的认知动因。同时中动词兼具及物性和非及物性,而中动结构的生成实际上是一个状态化的过程。过程中,中动词的动作性得到弱化,而状态性得到强化。动词从一个范畴过渡到另一个范畴。这样一来,动词在及物性与不及物性之间生发出中间性状。范畴的变化形成了中动词中间性的认知理据。另外转喻理论框架下的状态意义代替动作意义同样可以作为中动结构中动词性质变异的认知理据。

认知语言学理论下的基本层次范畴理论亦是可以用来解释中动结构生成机制的。事实上,中动结构的生成与事物范畴化过程无法截然分开。中动词属于基本层次范畴的词汇,而中动结构表述的事件也隶属于基本层次范畴的事件。同时认知语言学框架下的弹子球模型所引发的能量传递理论阐释的中动结构所反映的典型事件模型亦为中动句的研究提供了一个新的视角。根据原型范畴和家族相似性理论可将中动结构划分为典型成员和边缘成员,也就是非典型成员。典型中动句具有受事论元为主语、施事论元隐含、泛指性和事件责任四个方面的特征。而非典型中动句的主语则不具有受事性,场所、工具和材料等都可以充当它的主语。但是,学界对于设计特点这类非典型中动结构(如The dress buttons in the back)的研究和探索相对较少。

近些年来,认知语言学下的构式语法逐步兴起,它不断被用来阐述各类语言现象。何为构式?众所周知,构式用来表示形式和意义配对体,它不会把句法、语义和语用截然分开。构式是一个整体,其意义不能从各个部分推导出来。据于此,中动结构也可归结为一个构式。结合构式语法和转喻理论,学者李炎燕曾以中动词为切入点,指出中动构式的本质意义在于状态义,英汉中动词的选择制约在于动词动作性的强度,而中动构式的生成机制在于转喻压制以及构式义同词汇义的互动关系。在英语中动词的及物性问题方面,构式语法亦可对其进行充分的解释,并体现其优越的一面。传统和生成语法无法为中动词定性,而构式语法则大展身手。在构式语法的压制理论之下,词汇义受到整个构式义的压迫,进而使得中动词的及物性程度大小发生变化。

与传统语法和转换生成语法相比,认知语法和构式语法从不同的角度——基本层次范畴、原型和家族相似性理论、典型事件模型、转喻理论以及构式和词汇的互动关系等——来阐释了中动结构的生成机制、动词选择限制以及中动词及物性问题,描述更加充分,解释力更强。对于传统语法和生成语法而言,中动结构的认知和构式语法阐释并非反叛。从某种程度来讲,后者继承了前者的句法和语义解释,而且理论上更加完善,并为中动结构提供更充分的解释,可以说,它是一种创新和传承。

三、余论

认知语言学是基于体验哲学的,认知角度下的语言是体验的。从认知语言学的角度来解释中动结构,将其同人的身体经验相结合,这样较之于传统机械的解释方法,人们对于中动结构的识解会更进一步。同样,在构式语法理论的框架之下,中动结构是一个整体,其形式、意义和功能不可分割。这样一来,中动构式的整体意义也更有利于人们的把握。

参考文献:

[1]Levin & Rapport. Unaccusativity: At the Syntax-Lexical Semantics Interface[M].Cambridge: MIT Press, 1995.

[2]Stroik,T. On Middle Formation[J].Linguistic Inquiry, 1995(26).

endprint

  • 2017百度AI开发者大会

    2017百度AI开发者大会

2008~2017 爱康网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