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在新课标下,高中英语教学模式与传统教学相比有了较大的变化。融入动态教学就是其中一项重要的教学理念。动态教学提出启动动态生成的教學策略和教学方式,在教学当中更加注重学生地位,本文将对动态教学及其实施策略进行浅要分析。
【关键词】英语 动态教学 策略
一、关于动态生成教学
动态生成教学是一种具有开放性、多元性以及互动性的教学形式。动态生成教学与传统教学将较大的差异,传统教学在授课内容和设计上更为注重的是内容的严谨设计,但是动态生成教学则是具有一定的随机性和灵活性,教师在备课阶段就要做出充分预设和各种假设,然后设计简略的教学框架。传统教学在授课过程和师生关系上,更为突出教师的设计地位,学生更多的是被动接受,动态生成教学则更多追求教师和学生保持一种良性的交流,学生能够主动的在教师的引导之下,进行教学互动合作,并且进入教师组织的教学探究当中。动态生成教学是当前一种先进的实现平等合作师生关系的教学模式。
二、动态教学实施策略
前文提到动态教学进行的过程当中充满了未知因素,而这种未知因素能否成为教师授课的教学资源是教师是否成功实现动态教学的要求之一。教师能否将这些未知因素转变为自己的教学资源,这需要教师的教学经验和教学能力,因为课堂上每一个未知因素都是不可预料的。教师在日常教学活动当中应不断学习、反思,对教学内容进行深入的思考和探究。教师应建立与学生之间的联系,对学生的关注点进行钻研,做到能够在教学活动过程中可以运用观察和思考来解决实际教学问题。教师在获取教学经验后进行反思,并且将反思的成果运用到教学活动当中,通过一种良性循环获得专业能力的提高。这样一来教师可以在课堂上更好的发挥教学才智,在课堂上和学生产生更多的思想共鸣,在教学当中获得更多惊喜。
实现弹性的教学设计是建立动态生成教学的策略之一。教学设计是进行教学活动的前提,是教师在对教材和学生进行全面了解后才获得的。教学设计对教学目标、内容、过程以及教学策略都进行了规划,对整个教学活动的实施都具有重要的作用。动态生成教学较为随性,但是并不意味着教师在课堂上毫无头绪、口若悬河的进行教学,而是要求教师在课堂上能够做到开放、弹性以及有发展性的进行教学设计。动态生成教学看似随性,但对教师的教学预设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没有进行有效的教学设计,在课堂上教师必定会陷入手足无措的尴尬境地,这样一来就无法做到对课程的充分准备,这样一来就不能实现动态教学的引导作用。
三、动态生成教学的实施方法
1.建立开放、民主的教学环境。在当前动态生成教学来说,学生有着重要的地位。学生在课堂当中的状态、心理甚至是一些表现出来的细节,都有可能成为整个课堂资源的增长点。课堂环境对学生的学习有巨大的影响,课堂是师生进行教学活动的场所,因此课堂环境对教学活动能否顺利开展有很多影响。在一种开放、民主的课堂教学环境当中,学生不会感到压抑,更加利于教学资源的动态生成,同时开放并利用动态生成性资源有反作用于开放的教学环境的建立和塑造。在教师和学生之间、学生与学生之间展开相互的沟通交流,甚至是进行合作,在教学过程之中产生更多更多的成果。
在当前新课标环境之下,教师的教学从传统的“执行教案”转变为当前的“互动生成”,在师生之间的互动时,交互双方都是平等的,而这样一来整个课堂氛围就是民主和谐的,学生也能够更加投入到学习当中,实现自主学习。有效的课堂互动能够实现师生情感的交流、思想的连接、树立学生正确的观念。通过合作学习,可以让人有着更为深刻的印象,合作学习能够更进一步帮助学生实现全面发展。在开放民主的课堂氛围中,学生能够发挥其主体地位,最终发挥动态生成教学的功能和作用。
2.重视学生个体发展。在新课标下,培养学生个性和全面综合的素质。这有两个方面的含义,一方面是要帮助学生实现全面发展。除了文化知识的学习外,在其他方面学生也应该有所涉猎;另一方面是指这种全面发展并不是绝对的均衡发展,毕竟人不是机器,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兴趣和个性,因此应从实际情况出发,培根据学生自身的特长和爱好有所侧重的发展和考量。作为教育工作者,我们应该认识到教育的目的就是促进学生实现有个性的全面发展。所以,这就教师们提出了工作要求。教师的教学工作并不仅仅是在课堂之上,在日常与学生的交流当中能够从多角度去了解学生,发现学生身上的闪光点。对学生的特征和个性进行总结,在课堂教学过程当中,对不同的学生给予不同的机会,实现真正的教学平等,树立学生学习的自信,做到真正的因材施教。
高中英语教学本就具有轻松活泼的特点,动态生成教学能够更好的激发高中英语教学的课堂效果。高中英语教师应该充分利用当前的信息时代,利用信息技术打造更为丰富的课堂环境,进而实现符合时代发展和社会需求的教学目标。
参考文献:
[1]兰春寿.基于思维过程的高中英语文学阅读思维型课堂教学架构[J].课程.教材.教法,2015,12:82-89.
[2]郑秋秋.高中英语任务型阅读活动 课堂教学模式与案例分析[J].课程.教材.教法,2003,12:33-38.
[3]罗明礼.刍议新课改背景下的高中英语课堂有效教学[J].乐山师范学院学报,2014,08:120-125.
作者简介:王砚阳(1994-),女,汉族,吉林松原人,吉林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2016级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学科教学(英语)。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