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天摄生榜首菜

来源:科学养生 ·2018年09月25日 21:23 浏览量:0

张坤

春天最好的菜是什么呢?春天最摄生的菜是什么呢?我以为非春韭莫属。

春韭的好,古人对此早有知道。早在《尚书·夏小正》中就有“正月囿有韭”的记载。《诗经》中也有“四之日其蚤,献羔祭韭”的描绘,意思是说用小羊和韭菜一同祭祀先人,可见古代先民对戋戋韭菜的宠爱与崇尚。南北朝时期的齐国,曾经有一位太子很认真地讨教御前食医:“菜食何味最佳?”食医脱口而答:“春初早韭。”可见春韭不只是平民百姓的心爱之物,就连自喻“皇帝”的帝王之家,也很是待见。而民间也素有“正月葱,二月韭”之说,所以春韭自古便享有“春菜榜首美食”的盛誉。

春韭还具有极高的摄生价值与健身成效,这更增加了人们对它的喜欢。李时珍早就对春韭有了“可生可熟,可蕴可久,乃菜中最有利者”的威望注解。春韭,由于阅历了一冬的“休养生息”,根和茎都已储存了很多营养,所以春天食春韭,除了味道鲜美,别的还有增进胃口、健胃消食、散淤活血、灭菌消炎、护肤明目、补气壮阳的成效。因而,春韭虽比不了春茶中“明前”的贵重,但茶越是贵重的,就越是脱离了群众之口。而春韭则否则,无关贫富贵贱,人人皆可纵情食之。故春韭实乃雅俗兼有的绝妙好菜,餐桌上有了它,再怎样清贫寡淡的日子,也会立马变得新鲜生动且悠长绵远。韭菜还有个了不得的别号,叫“起阳草”,意为有补肾助阳的成效。韭菜与葱、蒜、茭头、洋葱并列为“五辛”,是被和尚戒食的。宋代名僧释遵式有诗《戒五辛颂》,就细说了吃五辛之罪,“生啖增瞋念,熟食发淫思”,结果很严重。

即便抛开营养价值,单单从美上来着眼,春韭也可谓是妙趣横生。俗谚有“天九尽,地韭出”。当《九九消寒图》上用色笔填满最终一朵梅花的时分,数九寒冬就尽了。地上的春韭,通过漫绵长冬的沉寂和等候,就乘着春色悄然地探出了头。春风爱拂,春雨润泽,她们很快就出落得水灵娇翠,楚楚动人,散发出一种浓艳的幽香。不只让人们看到了早春的色彩,还让人们嗅到了早春的味道。春韭不唯细嫩,姿态也很养眼,细长润泽的叶片,是那种浅淡而新鲜的绿,洁白如玉的根茎,一如年青女子娇嫩温香的肌肤,时常会令人联想到“香娇玉嫩”这个词来。我家曩昔有一种很特别的吃法:把韭菜切成一寸来长的段,然后配上小河虾一同炒,除了盐,其他的调料一概不放。但油一定要多,火一定要猛。小河虾被炒熟后全身通红,衬以碧绿的韭菜,犹如很多红莲装点在一片绿荷之中。食之幽香娇嫩,有一种春风拂面的感觉。

在以食为天的我国,春韭更是受到了历代文人雅士的推重,纷繁不吝翰墨大加欣赏。“夜雨剪春韭,新炊间黄粱。”“十觞亦不醉,感子成心长。”杜甫由于感动于老友以冒着夜雨割来的春韭炒菜,还有新煮的黄粱米饭款待他,特写下这首寄情之作。虽知道立刻便又是“明日隔山岳,世事两苍茫”的苍凉,但却不失今夜能尝此一鲜,又何惧明日各天边的豁然与洒脱。况且只需留得青山在,就还有“一畦春雨足,翠发剪还生”和“春园暮雨细泱泱,韭叶当篱恣意长”的来日方长。比较于杜甫的感伤,蒲松龄和陆游的赞许则更直接。蒲松龄说:“三寸四寸,与我无份;四寸五寸,偶尔一顿;九寸十寸,上顿下顿。”对春韭的酷爱及点评之高,一望而知。而陆游则把春韭与鸡、肉一同列为伴酒好菜,他说:“鸡跎宜菰白,豚肩杂韭黄。”最雅的当数黄庭坚,他曾写过“韭菜照春盘,菰白媚秋菜”的语句,说自己一边吃着盘里的春韭,一边看着外边蒸蒸日上的菜园子。这意境与陶渊明的“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在审美上有异曲同工之妙。

吃春韭最重要的一点一定要及时,清晨,踩着露水,迎着清风,在小巧玲珑的韭菜畦间,蹲下来,持一柄刀剪挨着土齐着地悄悄一割,剪一握还沾有晶亮水珠的韭菜,不失是一件美事。亲身采撷,亲身下厨编造,这样的春韭,味道当然是最好的。春天一过春韭就成老韭了,这时韭菜中的纤维多了,不只失去了娇嫩的口感,辛辣影响味也会加剧,吃完后,留存在口腔中的异味久久不散,为不少人所厌憎。

修改/吕毅

  • 2017百度AI开发者大会

    2017百度AI开发者大会

2008~2017 爱康网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