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风枯燥防“上火”,养肝排毒养胃肠

来源:祝您健康 ·2018年10月07日 07:50 浏览量:0

李珊

〇 春分往后防上火,春菜就是“降火藥”

春分往后,尽管春风拂面很柔软,但春风仍比较枯燥,春主生发,阳气逐步上升的时分,很多人的鼻子很简单出血、还会呈现咽喉胀痛、嘴巴长口疮,还有不少人呈现便秘的困扰……这些症状就是老百姓常说的“上火”,老百姓说到上火,天然就想到降火,常会自行服用黄连上清丸、牛黄解毒丸等。中医提示,燥邪有凉燥和温燥 之分,且春分后的上火也有怒火、心火、肺火、胃火等之分,即五脏六腑皆会有火,因而降火要对症,在服用药物之前需找专业中医师进行确诊,中医传统的针灸、拔罐、按摩等方法泻火也有很好的辅佐效果。

春季可吃一些清热降火的应季蔬菜,如马兰头、马齿苋、菊花脑等,凉拌、清炒皆可。春分往后,还能够多吃一些梨、枇杷、百合、银耳、莲藕、山药等食物也具有润肺健脾的成效。需求留意的是,春菜和梨相对性味偏寒,脾胃欠好的人应防止过多食用,避免损害脾胃。

〇 养肝排毒,调度脾胃

春分节气,大地回春,人的睡觉也简单呈现南北极的改变,要么困得不可,要么睡不着,这与春天人的肝气升发有必定联系。中医以为,春天肝当令,春分养阳合理季。

汉代名医张仲景说:“春不食肝”,是说人体在春季肝气比较旺盛,在饮食方面无须多吃补肝的食物,不然会因为肝气太盛而导致脾气虚弱。春季,易呈现气阴缺乏和气阳缺乏两种虚证。气阴缺乏者有口干、口苦、无力等症状,可选用人参补药制剂,能补元气、生津止渴、安神宁心。此类制剂既能用于久病气虚,又可用于虚脱急症,实为补虚扶正之要药。气阳缺乏者表现为年迈体虚、久病气虚、头晕眼花、动则出汗气喘、神疲乏力、肢冷畏寒,在春分后,主张先调度脾胃。

饮食上主张“以平为期”,坚持寒热均衡。依据个人体质情况,多食用温性、暖性食物。在食用韭菜、大蒜等助阳之物时,最好配以滋阴的食物,以防肝气旺也会伤脾,因而应多食甘味的食物,如大枣、山药、菠菜、荠菜、鸡肉、鸡肝等,少吃酸味的食物,如西红柿、柠檬、橘子等。跟着雨水时节的到来,还可多吃薏苡仁、山药、鲫鱼、赤小豆等有健脾祛湿成效的食物。

〇 怡情小雅养心神

春分后,即便春风拂面仍要防春愁,吴师机在《理瀹骈文》中指出:“看花排遣,听曲解愁,有胜于服药者矣。”春分后,能够在阳光明媚的假期约三五老友玩耍郊游、散步赏花,还可修身吐纳、运动摄生,中国传统的“八段锦”“五禽戏”都是很好的气动扶引术。《素问·至真要大论》曰:“谨察阳阳地点而调之,以平为期。”意思是说,人体应该依据不同时期的阴阳情况,使内涵运动与外在运动坚持一致,即便脏腑、气血、精气的生理运动与脑力、膂力和体育运动的“供销”联系平衡。喜爱安静的白叟也可依据个人的喜爱,沐浴在阳光下,写写画画,怡情养性。

(修改 王 幸)

(投稿邮箱:wx0208@126.com)endprint

  • 2017百度AI开发者大会

    2017百度AI开发者大会

2008~2017 爱康网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