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二经络不通的症状:治咳嗽—经络按摩要对症

来源:科学养生 ·2018年10月16日 05:49 浏览量:0

杨力

咳嗽是一种保护性的反射动作,能铲除呼吸道中的异物或痰液,但也是某些疾病的症状。

一、外感、风寒咳嗽

1、症状体现:咳嗽有力、痰稀白、有泡沫、头痛鼻塞、流涕、发热无汗、关节酸痛等。

2、治则准则:祛风解表、宣肺化痰。

3、穴道阐明:

(1)中府穴,别称府中俞、肺募。在胸前壁外上方,前正中线旁6寸,平榜首肋空隙中,为肺经募穴,能清上焦止咳。

(2)风门穴又称热府。在第二胸椎的棘突下,督脉旁开1.5寸处。为治风的要穴。

4、按摩方法:先用手拇指肚点揉中府穴,再改用手掌根按揉风门穴,替换施治即可,或揉至部分有温热感的作用更好。

二、内湿咳嗽

1、症状体现:晨起咳嗽,声重浊,痰稠、色白或暗淡,初发时咳痰不爽,伴有胸闷、食少、体倦等。

2、治则准则:健脾化湿、润肺止咳。

3、取穴要点:太渊、太白、肺俞、脾俞、丰隆。

4、穴道阐明:

(1)太渊穴也叫太泉穴,在掌后拇指侧腕榜首横纹头,大筋内侧洼陷中。为肺经之母穴,能宣通肺气、补虚益气。治肺虚所引起的咳喘等。

(2)太白穴在足大趾跖骨小头后缘,赤白肉际陷中。属足太阴,能导阴气下降,健脾、和中等,治脾胃疾病。

(3)脾俞穴在第十一胸椎棘突下,督脉旁开1.5寸处。为脾脉经气转输之处,能健脾化湿,而脾虚多责于湿困。因脾虚湿聚、痰浊上扰所造成的的内伤咳嗽,配肺俞、丰隆等穴施治,可清窍降浊止咳。

(4)丰隆穴在外踝尖上8寸,条口穴外1寸,即胫骨前肌和伸趾长肌之间,是痰证要穴,能祛痰和胃、降浊安神,治湿聚生痰之疾。

5、按摩方法:先用手拇指肚推揉患者左右腕部的太淵穴和左右足部的太白穴,再让患者俯卧,用手掌根或鱼际推揉其肺俞穴和脾俞穴,对压痛点要恰当添加掌力,然后用拇指肚推揉患者左右下肢的丰隆穴。

经络感悟:

关于咳嗽的患者在医治的过程中要注意气候的改变,尤其是在冬春的时节里,要注意胸腹部的保暖,还要恰当的歇息,多喝水,坚持室内的空气新鲜,防止尘埃和异味的影响。

  • 2017百度AI开发者大会

    2017百度AI开发者大会

2008~2017 爱康网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