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海英+钟琼仙
摘要:意图经过调查黄芝通脑络胶囊医治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临床作用,评论其作用机理。办法挑选120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医治组,每组60例,在糖尿病惯例医治根底上对照组给予甲钴胺分散片口服医治,医治组给予黄芝通脑络胶囊口服医治,接连12周。分别在医治前、后对2组病例进行点评,并将点评数据进行统计分析。成果医治组在改进临床症状及神经传导速度方面显着优于对照组(P<005),且临床总有功率(9667%)显着高于对照组(7500%)。定论黄芝通脑络胶囊对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神经传导速度具有较好的改进作用,值得临床推行。
关键词:黄芝通脑络胶囊;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临床研讨
中图分类号:R2554文献标志码:B文章编号:1007-2349(2016)09-0037-02
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是糖尿病常见的缓慢并发症之一,在糖尿病并发症中发生率较高,其患病率在30%~90%,其主要临床特征为四肢远端感觉、运动障碍,表现为肢体麻痹、痉挛痛苦,肌肉无力和萎缩、腱反射削弱或消失等。其发病机制较为杂乱,多种病例要素作用于多个环节,因此针对某个病理环节独自用药所获得的作用欠安,而中药及中成药在国内被广泛运用于本病临床医治,前期实验证明本院黄芝通脑络胶囊可以改进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的麻痹、痛苦及感觉反常等临床症状[1-2],现将黄芝通脑络胶囊的临床作用进行点评,调查成果如下。
1临床材料
11研讨目标选取2014年9月—2015年9月期间在本院糖尿病科就诊的120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依照随机对照准则分为医治组和对照组,每组60例。医治组男37例,女23例,年纪40-70岁,均匀57岁,均为Ⅱ型糖尿病,病程1-13a;对照组男35例,女25例,年纪40-70岁,均匀56岁,病程1-12a。2组患者在年纪、性别、病程、并发症以及医治前各项目标方面大致相同,具有可比性。
12归入规范糖尿病确诊规范:(1)选用1999年WHO糖尿病确诊标。(2)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确诊规范:参阅2010年《我国2型糖尿病防治攻略》[3];(3)中医确诊规范:参照《糖尿病中医防治攻略解读》[4]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气虚血瘀证)确诊规范。契合以上中西医确诊、辨证规范,严格控制饮食,安稳运动量2周以上,承受根底降糖医治计划,血糖控制在糖化血红蛋白≤70%,空腹血糖≤70 mmol/L,餐后2 h血糖≤100 mmol/L;血压、血脂控制在正常范围内者;年纪在40~70岁;签署知情同意书者。
13扫除规范(1)非糖尿病并发的下肢血管病及周围神经病变;(2)糖尿病急性并发症者;(3)兼并严重心、脑、肾、肝功能危害者;(4)妊娠、哺乳期患者;(5)有精力疾病史或精力疾病宗族史者;(6)过敏体质者。
2办法
21医治办法医治组给予黄芝通脑络胶囊(玉溪市中医医院制剂室出产,滇药制字Z20082654F):3粒/次,3次/d,3餐后口服,阶段共12周医治。对照组给予甲钴胺分散片(江苏四环生物制药)500 mg/次,3次/d,3餐后口服,阶段共12周。2组医治4周为1阶段,接连医治3个阶段,期间继续承受糖尿病惯例医治。
22调查目标和办法(1)证候积分:参照《中药新药临床研讨辅导准则》[5]相关内容,调查医治前后中医证候积分,将其按无(0分)、轻度(1分)、中度(2分)、重度(3分)分为4级。作用鉴定选用尼莫地平法核算作用指数(以百分数表明):医治前症状积分-医治后症状积分)/医治前症状积分x100%。(2)运动神经传导速度及感觉神经传导速度测定(腓总神经、胫神经传导速度测定)。(3)安全性点评:医治期间,监测患者脉息、呼吸、血压、体温等生命体征,纪录患者有无过敏及精力、神经系统改动等。
23作用点评参照《中药新药临床研讨辅导准则》拟定:(1)显效:症状、体征显着好转,70%≤积分下降率≤90%,深、浅感觉及踝反射根本正常,神经传导速度较医治前添加>5 m/s;(2)有用:症状、体征有所好转,30%≤积分下降率≤70%,深、浅感觉及踝反射较前好转,神经传导速度较医治前添加≤5 m/s;(3)无效:症状、体征无改动或改变甚小,甚或恶化,积分下降率<30%,随机传导速度无改变。
3成果
4评论
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归于中医“痹证、血痹、痿痹”等领域,古代文献的相关论说较多,如《丹溪心法》中描绘:消渴病可呈现“腿膝枯细,骨节酸痛”;《兰室秘藏》曾记载消渴患者有“四肢痿弱”《普济方》云:“肾消口干,眼涩阴痒,手足烦疼。”《王旭高临证医案》中记载:“消渴日久,但见手足麻痹,肢凉如冰。”现代以为本病气虚为本,血瘀为标,故其病机中心为气虚血瘀,头绪瘀阻,这与“络病理论”有密切联系,结合络病医治办法,笔者以为本病医治应以“补虚通络”为准则,黄芝通脑络胶囊作为本院院内制剂,临床用于医治气虚血瘀型痹证、中风等疾病已10余年,其共同的组方遵从了中医理论的辅导,到达益气活血,化瘀通络的医治意图,方中重用黄芪补益元气,旨在气旺则血行,瘀去络通为君药,三七既能补血又能活血,对瘀血、血虚之症均适用,意在活血养血,使血行则瘀去,瘀去而络自通,活血通络而不伤正,水蛭能通经活络,并取其善走窜之性以祛风除痹,医治四肢麻痹,故三七、水蛭为臣药,威灵仙辛散温通,性猛善走,通行十二经脉,凡风湿痹痛、麻痹不仁,不管上下均可运用,为风湿痹痛之要药,牛膝能活血通络,引药下行,补益肝肾,以助三七免除麻痹痛苦之证,共为佐使。全方配伍特色:补气药与活血药相伍,使气旺血行以治本,祛瘀通络以治本标,标本兼治,且补气而不壅滞,活血又不伤正,合而用之,则气旺、瘀消、络通,诸证向愈。本研讨发现黄芝通脑络胶囊可使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临床症状好转,并能改进其神经电生理等临床体征,临床实验充沛证明了其临床使用的安全性和依从性,获得了较佳的临床作用,值得临床进一步研讨。参阅文献:
[1]王秀阁,姜喆,朴春丽表里合治糖尿病下肢血管病变90例临床调查[J].我国中医药科技,2008,15(4):307
[2]韩辅,何银山,张文龙,等,消渴痹通医治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临床作用调查[J].中外健康文摘,2013,5(13):161-162
[3]我国2型糖尿病防治攻略(2010年版)[J].我国糖尿病杂志,2012,20(1):81-117
[4]仝小林糖尿病中医防治攻略解读[M].北京:我国中医药出版社,2009276
[5]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中药新药临床研讨辅导准则[S].北京:我国医药科技出版社,1993(收稿日期:2016-07-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