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亚伟
偶尔翻开一本学生时代的日记本。那时候的我,青涩单纯,喜爱用文字记载心路历程,所谓少年不识愁滋味,即便平平的日子,也有千回百转的弯曲。
看了几页,我莫名感觉到,写下这些文字的人居然如此生疏,这是我吗?我从前那样想过?那样做过?有那么多小心思?持续翻动泛黄的纸页,寻觅言外之意了解的踪影。可奇怪的是,越看越觉得生疏,要不是扉页上“我的格言”提示,我几乎要认为这是他人写的了。那时候的我,芳华而充满活力,对国际的一丝一毫改动都那么灵敏,性情“一半是海水一半是火焰”,是个对立体。而现在呢,我活成了一潭湖水,波澜不惊。我理解,这种波澜不惊是大风大浪之后的安静。
韶光,改动了咱们的容颜,更重要的改动是心性。思想方法、性情、情感……都被不经意消逝的韶光改动了。
更精确的说,是被阅历改动了。有人说,你的脸上写着你的阅历。确实很有道理,全部的阅历都会留下痕迹。而这些痕迹,就像丝线相同,经纬交织,织成了百感交集的人生。咱们常常会站在年月的路口,回望从前的自己。韶光的烟尘隔绝,含糊可辨的仅仅一个含糊的影子。昨日的你,找不到今日起航的码头;今日的你,早已忘却了昨日热烈的站台。
有多少人可以记住从前的愿望?咱们常常走着走着就弄丢了自己。从前的愿望,是一个紧紧收拢着的花蕾,美好得让人不忍触碰。但是,谁可以确保它开出什么样的花、结出什么样的果?咱们的心在四季隆替里逐渐改动了,最初的愿望成了一场未了的花事。全部都改动了,昨日的你,已然成了被抛在死后的景色。
谁不是如此?咱们阅历了太多的事,改动了太多。这种改动,有的是蜕变,有的是悄然无声的改动。或许是因为一个人、一件事,让咱们突然间面貌一新,彻悟了人生的真理。或许没有什么理由,仅仅年月让咱们逐渐收敛了张扬之心,逐渐安稳下来,活成了年月静好的容貌。比及有一天,你猛然发现,你现已换了一种心性,悄然离别了昨日的自己。
人生不就是一场场的离别吗?今日的你离别昨日的自己,每一天都是全新的一个你。明日的太阳是新的,明日的全部都是新的。看似重复的日子,其实每天都在千變万化。今日的太阳比昨日的更温顺,今日的树叶比昨日更新鲜,今日的花朵比昨日更鲜艳……从纤细的视点看,国际每时每刻都在发生改动,人怎么会不改动呢?
咱们不断离别昨日的自己,所以才有了改动。这种改动,有好的,也有欠好的。因而,人应该不断完善自己,尽量抛开欠好的一面,迎候簇新的、更好的自己。
人生漫漫,咱们每一天都在离别昨日的自己。小说《飘》结束,郝思嘉说:明日又是新的一天。郝思嘉失去了全部,成畦的棉田,举行舞会的庄园,她爱的人,爱她的人,都离她远去了。但那有什么要紧的?明日又是新的一天,只需还有明日,就仍有期望。
人生就是不断地离别昨日的自己,咱们都会改动,但尽量不留惋惜。当你挣脱出昨日的茧,回头看看那一个个通明的空壳,请微笑着轻盈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