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寒养生:明医方指出,保阴潜阳很重要!

来源:中外医学研究 ·2021年01月19日 08:20 浏览量:1017

大寒1月20日,农历竟然是腊月初八,正好就是腊八节。

腊八喜逢大寒,不是每年都能遇到的,出现的概率很小。

 

 

 

就这几年,腊八不是在大寒前,就是在大寒后。

这个现象10年时间才出现这么一次。

那能平常度过吗?

明医方 告诉你:

当然不能!

 

01腊八遇大寒,喝粥做尾牙

 

俗话讲:“腊八遇大寒,喝粥做尾牙!”

这什么意思呢?

 

 

腊八节,还被叫做法宝节,本来是佛教纪念释迦摩尼佛成道的日子,后来才逐渐演变成民间的节日。

在腊八节这一天,在民间有熬腊八粥、吃腊八粥的习俗,在我国的北方还有“小孩小孩你别馋,过了腊八就是年”的说法。

 

 

对于大寒,二十四节气中最后一个节气。按照古代的说法:大寒就是岁尾,又被称为“尾牙”。

在过去,这一天需要人们用美食来祭祀土地公公,让土地公公美餐一顿打牙祭,

俗称“尾牙祭”。这预示着新的一年来到的意思,后来便成为全家人聚在一起打牙祭的习惯。

 

 

而大寒遇到了腊八节,自然是要用粥来做祭祀,也就是把粥当作了尾牙使用,全称就成为了“大寒遇腊八,喝粥做尾牙”!

 

02腊八遇大寒,【保阴潜阳】很关键

 

此外,中医上讲,大寒、腊八“寒气之逆极”也,意思是天气寒冷到极点的意思!

阴极必阳”,此时寒冷阴气达到了极致,与之相伴的阳气也开始慢慢萌生。

这时候【保阴潜阳】很关键。

所谓【保阴潜阳】是指饮食要有恋阳护阴的作用。这相较于腊八粥来说,这就是食疗的佳品。

它具有:和胃、补脾、养心、清肺、益肾、利肝、消渴、明目、通便、安神的作用。

 

03【腊八粥】里的养生之道

 

以下分享4种粥,让我们来年病无踪!赶紧来看看吧!

 

1.三药栗子粥

山药15-30克、栗子50克、大枣3-4枚、粳米100克。同煮粥。

山药性味甘平,能补脾胃、益肺肾,尤其是脾肾气虚者。

(注意:不宜多食,容易消化不了)

 

2.苁蓉羊肉粥

将苁蓉20克切细,大米50克淘净,先取苁蓉加水煮沸后,放入大米煮沸,然后下250克羊肉煮至粥熟,少量食盐服用。

羊肉性甘、温、无毒。益肾气,助元阳,益精血,可温阳益精。

 

3.锁阳粥

锁阳15克、大米100克,同煮,待熟时加入食盐、葱花调味即可。

锁阳味甘,性温,补肾阳,益精血,润肠通便。坚持食用可补益肝肾,强壮腰膝。

 

4.黄芪红糖粥

将黄芪30克洗净切片,放入锅中,加入适量清水,煎煮去渣取汁;将100克粳米淘洗干净,与陈皮6克。、红糖30克放入锅中,再倒入黄芪汁,加入适量清水,煮至米烂熟即成。

具有益气养颜,燥湿化痰的功效,适用于气血虚弱所致颜面苍白无华者。

 

 

04健康喝粥小口令

 

其实粥的品种也相当多,但是也要因人而异,按需选择,酌情食用。

送个大家个小口令:

 

若要皮肤好,粥里放红枣。

若要不失眠,粥里添白莲。

腰酸肾气虚,煮粥放板栗。

心虚气不足,粥加桂圆肉。

头昏多汗症,粥里加薏仁。

润肺又止咳,粥里加百合。

乌发又补肾,粥加核桃仁。

若要降血压,煮粥加荷叶。

健脾助消化,煮粥添山楂。

梦多又健忘,粥里加蛋黄。

 

消化不良多米少豆,

糖尿病者少米多豆。

心脑血管病选薏米黄豆,

少儿别忘果仁果干。

孕妇不吃桂圆山楂,

还要小心薏米杏仁。

 

 

这么冷的天,让我们在腊八节,端着一碗暖你身心的热粥,愉悦的度过吧!

 

 

  • 2017百度AI开发者大会

    2017百度AI开发者大会

2008~2017 爱康网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