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胜荣 李翠芬
【摘要】 意图:调查剖析耳穴疗法联合经络按摩仪在改进患者咳嗽症状中的临床运用作用。办法:选取2015年7月-2016年12月入住笔者地点医院呈现咳嗽症状的患者84例。随机分为调查组和对照组,每组42例。两组在规范医治操控根底疾病的状况下,调查组运用耳穴疗法联合经络按摩仪进行医治,对照组口服蒲地蓝消炎口服液进行医治,1个阶段6 d,紧密监测患者的施治及护理状况,别离在第1个阶段完毕后、第2个阶段完毕后,调查点评两组患者的作用状况。成果:施治6 d(1个阶段)后,调查组患者总有功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含义(P<0.05);施治12 d(2个阶段)后,调查组患者总有功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含义(P<0.01)。定论:耳穴疗法联合经络按摩仪的中医特征疗法关于改进患者的咳嗽症状有着显着的作用,可进一步进步患者的日子质量,且该中医操作简略便利,有用强,副作用小,值得推行。
【关键词】 耳穴疗法; 经络按摩仪; 咳嗽; 临床作用
doi:10.14033/j.cnki.cfmr.2017.26.022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674-6805(2017)26-0043-02
中医学以为咳嗽既是肺系疾病中的一个症状,又是独立的一种疾病[1]。是中医内科常见病症和多发病症,中医对咳嗽的医治,非常重视辨证[2],只要施行针对性的医治,才会起到杰出的作用[3-4]。但现在中医关于咳嗽的医治多会集在一种办法或专家经历[1],自2015年7月起,笔者地点医院将耳穴疗法联合经络按摩仪的中医特征疗法在咳嗽患者中进行了运用,临床作用显着,现将调查状况剖析陈述如下。
1 材料与办法
1.1 一般材料
选取笔者地点医院2015年7月-2016年12月收治的呈现咳嗽症状的患者84例,确诊规范:一切患者均契合文献[1]中华医学会呼吸病学分会哮喘学组拟定的《咳嗽的确诊与医治攻略(2015)》中的診断规范。其间男44例,女40例,年纪33~87岁,均匀(67.7±19.3)岁;病程2~62 d,均匀(30.2±2.8)d。其间外感咳嗽38例,内伤咳嗽46例,随机分为调查组和对照组,每组42例。两组患者的一般材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含义(P>0.05),有可比性,见表1。
1.2 办法
1.2.1 根底疾病医治 对两组患者根底疾病进行规范医治,确保患者身体各项目标安稳。对照组给予蒲地蓝消炎口服液,10 ml/次,3次/d,阶段同调查组。调查组选用耳穴疗法联合经络按摩仪的疗法,6 d为1个阶段,别离在患者医治后第6天(1个阶段完毕)后、第12天(2个阶段完毕)后进行临床作用的点评。
1.2.2 耳穴疗法取穴办法 主穴为“肺”穴、“气管”穴,配穴为“心”穴、“胃”穴、“神门”穴。咳嗽伴心悸加“心”穴,伴厌恶吐逆加“胃”穴,伴烦躁加“神门”穴,双侧耳穴替换进行埋籽,每个穴道按压1~2 min,别离按压3~5次/d,力度适合,3 d后撤籽,在另一侧耳穴上进行埋籽。
1.2.3 经络按摩仪体穴取穴办法 主穴:“肺俞”穴、“三阴交”穴。配穴:“定喘”穴、“足三里”穴、“内关”穴、“大椎”穴、“列缺”穴。咳嗽伴喘息者加“定喘”穴,身体虚弱者加“足三里”穴,痰热者加“大椎”穴,外感风寒者加“列缺”穴。在对称的同名体穴上张贴电极,依据患者的习气及个人所能耐受的状况,挑选按揉、捶打、针刺等形式及相应的影响强度,每个穴道医治5~10 min,总医治时刻为20~40 min/d。
1.3 调查目标及点评规范
由研讨小组中专人担任监测患者的精神状态、体温、咳嗽、咳痰及肺部状况,一起监测药物的起效时刻、持续时刻及其不良反应,并进行具体的记载。依据《中医病症确诊作用规范》中的作用规范进行作用断定[5],治好:咳嗽消失、肺部湿啰音消失、体温正常;显效:咳嗽显着减轻,痰量削减,呼吸声明晰;有用:咳嗽减轻,痰量削减,呼吸声明晰;无效:咳嗽无改进。总有功率=(治好+显效+有用)/总例数×100%[6]。
1.4 统计学处理
别离在患者施治第1个阶段完毕及第2个阶段完毕后,对收集数据选用SPSS 17.0统计学软件进行剖析和处理,计量材料以(x±s)表明,选用t查验,计数材料以率(%)表明,选用字2查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含义。
2 成果
2.1 两组患者6 d(1个阶段)后的作用比较
施治6 d(1个阶段)后,调查组患者总有功率显着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含义(P<0.05),见表2。
3 评论
《素问·咳论》中有“五脏六腑皆令人咳,非独肺也”[7],咳嗽发生的首要病变器官为肺部,可是与患者的脾、肾、肝等器官有着亲近的联络[8],西医在咳嗽的医治中往往是选用对症医治,中医则从全体动身[5]。《灵枢·口问》中记载“耳者,宗脉之所聚也”,耳与经脉、脏腑有着亲近的联络[9],笔者地点医院耳穴疗法联合经络按摩仪医治咳嗽耳穴选取的主穴为“肺”穴和“气管”穴两个穴道。“肺”穴有宣肺平喘利气的作用,“气管”穴有宣肺止咳,平喘化痰的成效。配穴为“心”穴、“胃”穴、“神门”穴,其间“心”穴有疏通心络,调度气血,宁心安神的作用;“胃”穴有健脾胃、消积滞的作用;“神门”穴是个功用穴,此穴有调度大脑皮层的振奋与按捺的功用,有冷静、安息的功用。主穴和配穴协同改进患者的咳嗽、咳痰症状及随同症状,进步医治作用。
笔者地点医院耳穴疗法联合经络按摩仪医治咳嗽体穴选取的主穴为“肺俞”穴、“三阴交”穴,配穴“定喘”穴、“足三里”穴、“大椎”穴和“列缺”穴。中医以为,长时间重复的咳喘发生,必定伤及脾肾之阳,终究构成肺、脾、肾气虚。“腧穴地点,主治所及”,腧穴作为脏腑气血会聚之处,既是脏腑疾病在体表的反应点,又是疏通气血、调整脏腑功用的激起点,其效应发挥包含神经、体液等途径,具有全体性和双相性特色。“肺俞”穴有调补肺气,补虚清热的作用,是医治呼吸系统疾病的重要穴道。“三阴交”穴有脾经供给的湿热之气,有肝经供给的水湿习尚,有肾经供给的冰冷之气,三条阴经气血交会于此,按摩此穴可补充各脏腑之气。“定喘”穴为背部经外奇穴,对肺脏具有相对的特异性,有止咳平喘,通宣理肺的成效。“足三里穴”有调度机体免疫力、增强抗病才能、调度脾胃、补中益气、通经活络、疏风化湿、扶正祛邪的作用。“大椎”穴具有兴阳补虚、增强人体抗病才能的成效。“列缺”穴肺经经水在此溃缺破散,经水分穴流于任脉、大肠经,对肺经病证有显着作用。endprint
在临床上,中医医治缓慢咳嗽对患者預后具有活跃的影响[10]。耳穴疗法即经过有规则的按压影响耳部的相应穴道,然后到达疏通经络、运转气血、防治疾病的成效。穴道按摩是经过作用体表穴道,影响经络,促进部分血液循环,激起精气,调度气血,到达进步和调度人体免疫力的作用[11]。笔者地点医院运用的经络按摩仪则是使用高科技数码技术发生的低频仿生电流直接作用于人体体表穴道,使用不同波形的脉冲电影响,强化穴道和经络的影响作用,共同的常温红外频谱电极,使作用愈加深化,作用愈加显着。
综上所述,该中医疗法选用耳穴疗法联合经络按摩仪的办法增强穴道影响,主穴和配穴发挥协同互补的作用,经临床实践证明,能全面调度患者身体功用,进步抗病才能,终究到达止咳平喘,消除随同症状的成效。患者施治1个阶段后即有显着作用;在施治2个阶段后,临床作用愈加显着,且该项目操作简略、有用性强,值得推行。
参考文献
[1]中华医学会呼吸病学分会哮喘学组.咳嗽的确诊与医治攻略(2015)[J].中华结核和呼吸杂志,2016,39(5):323-354.
[2]王葆华.中医辨证医治咳嗽临床作用调查[J].亚太传统医药,2015,11(3):95-96.
[3]杨春霞.缓慢咳嗽中医医治作用调查[J].求医问药:学术版,2012,10(9):278-279.
[4]梁丽珍.中医辨证医治咳嗽的临床作用调查[J].中外医疗,2014,34(32):131-132.
[5]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病证确诊作用规范[S].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1994:11.
[6]王雄伟.中医辨证在医治咳嗽患者中的运用[J].临床合理用药,2015,8(5A):66-67.
[7]甘桃梅,兰才智.对中医医治缓慢咳嗽的部分知道[J].北方药学,2015,12(2):136.
[8]包媛媛.中医辨证医治咳嗽的临床作用调查[J].医学信息,2015,28(7):303.
[9]闻小英.耳穴压豆医治肝阳上亢型晕厥43例临床调查[J].浙江中医杂志,2014,49(5):328.
[10]蒋廷财.中医医治缓慢咳嗽对预后影响剖析[J].医药,2015,7(14):153.
[11]潘分乔,李振联,侯小藏,等.穴道按摩医治缓慢支气管炎迁延期58例作用调查[J].河北中医,2010,32(5):725-726.
(收稿日期:2017-05-17)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