缪士毅
秋天,葡萄熟了。徜徉生果市场,但见那串串葡萄红似珊瑚,白似水晶,绿似翡翠,紫如玛瑙,美丽顺眼,流香四溢。
葡萄培养历史悠久,早在公元前七千年,西亚已培养葡萄。在埃及的古墓中发现的很多珍贵文物,特别是浮雕中,清楚地描绘了迄今6000年前古埃及栽种葡萄的情形。我国的葡萄相传是两千多年前的西汉张骞出使西域从大宛国带回的。但经科学考察,发现我国许多区域很早就有野生葡萄成长。《诗经》中有“六月食郁及菌”,其间“菌”指的就是葡萄。葡萄散布区域广泛,国际上有葡萄种类1800余个,其间一般培养的种类有600个。在全国际年总产量为1.6亿吨的生果中,葡萄占6千万吨,居于百果之冠。经长时间培养,目前我国葡萄种类已达500余个,遍及华夏大地,且以新疆吐鲁番最为知名,素有“葡萄甲天下”之称。我国的葡萄名品有:新疆的无核白葡萄、河北宣化的白牛奶葡萄、北京的玫瑰香葡萄、山東青岛的龙眼葡萄、山西青徐的“瓶儿”葡萄、浙江金华的藤稔葡萄等。
葡萄,以其圆润饰艳、味甘爽滑,且可酿美酒,而博得了历代文人墨客的交口赞许。唐代李白的“遥看汉水鸭头绿,恰似葡萄初发醅。”写出了葡萄酒的色彩和凉快可口的甘旨。唐代诗人唐产谦的《葡萄》云:“金谷风露凉,绿珠醉初醒。珠帐夜不收,月明堕清影。”绿珠是西晋时贵族石崇的爱妾,长得美丽,诗人以美人喻葡萄,别具情味。唐代韩愈的“新茎未遍半犹枯,高架支离倒复扶;若欲满盘堆马乳,莫辞添竹引龙须。”则道出了葡萄枝干的形状。宋代苏辙也有诗赞葡萄:“春来乘盛阳,覆架青绫被。龙髯乱很多,马乳垂至地。谁能酿为酒,为尔架前醉。”唐代王翰更留下了千古传扬的名句:“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饮琵琶立刻催。”
古代一些帝王也喜爱葡萄。魏文帝曾特意诏群臣曰:“蒲桃(葡萄)当夏未涉秋,尚有余暑,醉酒宿醒,掩露而食。其甘而不饴,酸而不酢,冷而不寒,叶长汁多,除烦止渴。又酿为酒,甘于曲蘖,善醉而易醒。他方之果,宁有匹之者乎?”相传唐代突厥人在中秋节把葡萄进贡唐太宗,葡萄粒粒紫红浑圆,大如李,甘而蜜,香沁脾。太宗拍案叫绝,遂问其称号,群臣答不出。正在此刻,唐太宗俄然发现宫廷玉柱上金龙的眼睛与葡萄类似,信口开河:“比方龙眼也。”从此,这种葡萄就以“龙眼”名之。
葡萄养分丰厚,享有“生命之水”、“生果明珠”之誉。葡萄汁多味佳,幽香沁人,鲜食几颗,顿觉甜透心底,香生嘴边。葡萄加工而成的葡萄干、葡萄汁、葡萄酱、葡萄脯、葡萄罐头号,也风味诱人。
葡萄不仅是佳果,仍是一味良药。葡萄的果、根、叶均可入药,能医治多种疾病。《陆川本草》载:葡萄的果肉能“滋补健壮,补血、强心利尿,治腰痛、胃痛、精力疲乏、血虚心跳。”《神农本草》载:“葡萄,主筋骨湿痹、益气倍力、强志、祛风寒、令人肥健。”现代医学以为:葡萄中含有天然聚合苯酚,能与细菌或病毒中的蛋白质结合,使它们失掉感染疾病的才能,对脊髓灰质病毒和其它一些病毒有必定的杀灭效果。此外,优质的葡萄酒含有丰厚的维生素,比鲜牛奶高一倍以上;含有人体需求的13种氨基酸。常常饮用葡萄酒,有滋阴补脾、健身强体、舒筋活血、益气安神的成效。不过,葡萄含糖量高,一次不宜食之过多,避免影响正常胃口。身体肥胖者,也宜忌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