槐花编造:市售槐花编造品的质量剖析杨建冬

来源:中国当代医药 ·2018年11月06日 10:39 浏览量:0

李存金++++++胡荣+等

[摘要] 意图 剖析市售槐花编造品的质量,掌握槐花编造品的整体质量情况。 办法 参照2010年版《我国药典》(一部)“槐花”项下办法,对市售炒槐花、槐花炭、炒槐米、槐米炭的各个项目进行检测。 成果 炒槐花、槐花炭、炒槐米、槐米炭的水分别离为4.22%、4.20%、6.10%、3.28%;总灰分别离为14.40%、26.48%、6.06%、7.64%;酸不溶性灰分别离为6.65%、14.88%、0.12%、0.69%;浸出物别离为41.76%、22.72%、53.02%、45.03%;总黄酮别离为9.90%、3.58%、21.32%、6.86%;芦丁别离为6.7%、4.3%、18.9%、2.4%。 定论 市售槐花不同编造品质量的剖析检测,标明市售槐花编造品的质量差异较大,标准其编造工艺的重要性,也为槐花编造品质量标准的制定或修订供给科学性、可行性的根据。

[关键词] 槐花不同编造品;质量剖析;含量

[中图分类号] R28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4721(2014)12(b)-0004-04

本品为豆科植物槐Sophora japonica L.的枯燥花及花蕾[1]。前者习称“槐花”,后者习称“槐米”。是中医常用中药,具有凉血止血[2-3]、清肝泻火之成效[4]。现在,槐花编造品还没有规则标准,只要性状辨别,商场比较紊乱[5-8],因而,笔者参照2010年版《我国药典》(一部)“槐花”项下办法,对市售的槐花编造品进行全面研讨,剖析槐花编造品的质量情况,为确保临床用药质量供给根据。

1 试验资料

试验用槐花不同编造品均为江西樟树药材商场市售,所购种类及批次为:炒槐花4批次,槐花炭4批次,炒槐米6批次,槐米炭4批次。

高效液相色谱仪:Waters1525高效液相色谱仪,Waters2487 UV检测器,breeze色谱工作站,紫外分光光度计:TU1901紫外分光光度计(北京普析通用仪器有限责任公司),FA2004型电子天平(上海上平仪器有限公司),SK250LHC型超声器(上海科导超声仪器有限公司)。槐花编造品均为市售,芦丁对照品(我国药品生物制品检定所供给,批号:100080-200306),水为超纯化水,甲醇为色谱纯及剖析纯,乙醚、亚硝酸钠、硝酸铝、氢氧化钠为剖析纯。

2 办法与成果

2.1 性状

炒槐花:本品舒展而弯曲,花瓣多散落。完好者花萼钟状,外表深黄色,先端5浅裂;花瓣5片,深黄色或焦黄色,1片较大,近圆形,先端微凹,其他4片长圆形。雄蕊10个,其间9个基部连合,花丝细长。体轻,气微,味微苦(图1)。

槐花炭:外表焦褐色(图1)。

炒槐米:呈卵形或椭圆形,深黄色形似米粒,长2~6 mm,直径约2 mm。花萼下部稀有条纵纹。萼的上方为深黄色未敞开的花瓣。体轻,气微苦涩(图1)。

槐米炭:外表焦褐色(图1)。

图1 炒槐花、槐花炭、炒槐米及槐米炭相片图

2.2 辨别

2.2.1 显微辨别[9]

槐花编造品的粉末绿黄色或黑褐色。①花粉粒类球形或钝三角形,直径14~19 μm,具3个萌生孔;②非腺毛1~3个细胞,长86~660 μm;③气孔不定式,副卫细胞4~8个;④草酸钙方晶罕见(图2)。

2.2.2 薄层色谱辨别[10-12]

取本品18批编造品,依照薄层色谱辨别法(我国药典2010年版“槐花”项下)依法操作,成果见图3~图6。

2.3 查看

2.3.1 水分

取本品18批编造品,依照水分测定法(我国药典2010年版一部附录Ⅸ H榜首法)依法操作,成果见表1。

2.3.2 总灰分

取本品18批编造品,依照我国药典2010年版一部(附录Ⅸ K)依法操作,成果见表2。

2.3.3 酸不溶性灰分

取本品18批编造品,依照我国药典2010年版一部(附录Ⅸ K)依法操作,成果见表3。

2.3.4 浸出物[13]

取本品18批编造品,照我国药典2010年版一部醇溶性浸出物测定法项下的热浸法(附录Ⅹ A)测定,用稀乙醇做溶剂,成果见表4。

表4 槐花编造品浸出物测定成果(%)

2.4 含量测定[10]

2.4.1 总黄酮[14-15]

2.4.1.1 对照品溶液的制备 取芦丁对照品在120℃减压枯燥至恒重后,参照我国药典2010年版一部“槐花”项下含量测定总黄酮测定法依法操作制备。

2.4.1.2 标准曲线的制备 参照我国药典2010年版一部“槐花”项下含量测定总黄酮测定法依法操作制备不同浓度的对照品溶液后,照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附录Ⅴ A),在500 nm的波利益测定吸收度,以吸光度(Abs)为纵坐标,浓度(μg/ml)为横坐标,制作标准曲线,C=67.64562×(Abs)+1.07484(r2=0.9995)(图7)。

图7 总黄酮含量标准曲线

2.4.1.3 供试品溶液的制备和测定 取本品18批编造品,依照含量测定总黄酮测定法(我国药典2010年版“槐花”项下)依法操作,成果见表5。

表5 槐花编造品总黄酮含量测定成果(%)

2.4.2 芦丁[16-19]

2.4.2.1 对照组及供试品色谱图 依照含量测定芦丁测定法(我国药典2010年版“槐花”项下)依法操作,成果样品中其他成分对芦丁峰无搅扰,且芦丁有较好的色谱别离(图8、图9)。

min

图8 对照品色谱图(芦丁保存时刻6.792 min)

min

图9 供试品色谱图(芦丁保存时刻6.648 min)

2.4.2.2 供试品溶液的制备和测定 取本品18批,依照含量测定芦丁测定法(我国药典2010年版“槐花”项下)依法操作,成果见表6。

表6 槐花编造品芦丁含量测定测定成果(%)

3 评论

笔者调查槐花不同编造品的显微成果基本无差异,故在显微辨别项目没有别离描绘。

槐花不同编造品中的芦丁薄层色谱辨别办法简洁、快速、精确,但笔者实际操作中发现显色部分对试验成果影响很大,假如喷以三氯化铝试液,待乙醇挥干后,并置105℃烤5 min,再置紫外光灯(365 nm)下检视,则显出的黄色斑驳明晰、亮堂,易于调查。

从试验成果能够看出,炒槐花、槐花炭中有总灰分或酸不溶性灰分超越《我国药典》2010年版一部药材槐花规则的极限,阐明炒槐花、槐花炭所用的编造药材是不合格或编造进程不标准,甚至有掺假的可能。

从试验成果调查,槐花炭和槐米炭的总黄酮及芦丁含量均远低于炒槐花和炒槐米,编造工艺可能使有效成分很多丢失。

从试验成果调查,槐花炭和槐米炭有单个批次之间检测数据相差较大,可能对编造工艺掌握度的差异所形成。

槐花编造品是通过不同编造工艺而制成,而不同编造工艺会影响不同槐花编造品成分的改变,而检测项目如浸出物、含量测定等由于药典没有规则极限,故本文研讨成果可为制定槐花不同编造品的操控目标供给参阅。

[参阅文献]

[1] 江苏新医学院.中药大词典[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2005:2433-2435.

[2] 李惠,原桂东,金亚宏,等.槐花饮片及其提取物止血效果的试验研讨[J].我国中西医结合杂志,2004,24(11):1007-1009.

[3] 赵雍,郭静,刘婷,等.槐花制炭后新止血成分的药理研讨[J].我国中药杂志,2010,35(17):2346-2349.

[4] 董艳芬,李坚.槐花的现代研讨与临床使用[J].中医药信息,2001,18(6):21-23.

[5] 景佳麟,高慧敏,李娆娆,等.关于完善《我国药典》2010年版炒槐花质量标准的研讨[J].我国试验方剂学杂志,2012,18(7):88-92.

[6] 吴虹霁,兰昌云,陈媛.槐花的研讨进展[J].广东微量元素科学,2006,13(6):1.

[7] 王爱芳,华卫国,吴溢敏.槐花炭的编造研讨[J].药学通报,1982,17(10):5.

[8] 赵新芝,郭长强,韩莉.槐米编造研讨进展[J].时珍国医国药,2000,11(2):183.

[9] 陈林,何秀美,朱海涛.槐花编造品质量标准研讨[J].我国药房,2010,21(15):1403.

[10] 国家药典委员会.药典(2010版)一部[M].北京:我国医药科技出版社,2010:333-334.

[11] 姜虹,王晓娜,刘惠敏,等.槐花薄层色谱法定性辨别[J].药学实践杂志,2003,21(3):185.

[12] 张来新.槐花中芦丁的提取[J].山西化工,2002,22(1):16.

[13] 孙国禄,赵强,董晓宁,等.槐花化学成分及药理效果研讨[J].中兽医医药杂志,2009,28(6):24-27.

[14] 李飞,李秋红,李廷利.槐米有效成分含量测定办法研讨进展[J].中医药信息,2008,25(4):19-21.

[15] 郭戎,丁安伟,张永.编造对槐米中槲皮素含量的影响[J].我国中药杂志,1996,21(7):406.

[16] 李娆娆,原思通,肖永庆.中药槐花化学成分、药理效果及编造研讨进展[J].我国中医药信息杂志,2002,9(6):77-82.

[17] 姚国新,张晓燕,朱美艳,等.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槐花散中芦丁的含量[J].医药导报,2003,22(2):115-116.

[18] 李培凡,张韻慧,肖莉,等.RP-HPLC法测定不同产地槐米中芦丁[J].中草药,2006,37(9):1419-1420.

[19] 杨美华,陈小荣,郑俊华.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槐花药材中芦丁的含量[J].我国药事,2000,14(1):34.

(收稿日期:2014-10-22 本文修改:李亚聪)

  • 2017百度AI开发者大会

    2017百度AI开发者大会

2008~2017 爱康网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