钱伟
本年62岁的林女士,最近一年来回忆退化得可怕,刚刚放下的东西回头就忘;走路也是常常摔跤,不是磕到这就是碰到那。这不,上个礼拜好端端地在平整的小区路上摔了一跤,正好跌在了花坛栏杆上,导致右臂骨折,住进了医院。家人觉得林姨的症状很像老年发呆症,在处理好骨折后,便带林女士去神经科查看,谁知竟查出了正常颅压脑积水。
这就是林姨回忆力退化、无端摔跤的元凶巨恶。很多人觉得“老糊涂”是人老的正常现象,有点医学知识的就以为是老年发呆症,其实还有一种疾病也能够表现出“发呆”,这就是颅压脑积水,而这种病临床上常常被漏诊。需求提示的是,与老年发呆症医治起来比较困难不同的是,颅压脑积水完全能够经过手术治好,治好后患者的日子质量会得到显着改进。
临床就诊率非常低
张老师本年67岁,是文艺团体的老干部,喜爱唱歌跳舞。近三个月他不爱和我们说话了,也没有早年那么活泼,回忆力也越来越差;走起路来步履蹒跚,有时候遇到台阶脚都抬不高,常常跌倒,像裹脚老太太,并且症状越来越严峻。更为难的是,最近张老师还尿裤子了,下床走路都困难,儿女们不得不请假轮番照料他。家里人都忧虑老张得了老年发呆症,送他到医院查看。CT成果显现,张老师的“发呆”原来是颅压脑积水惹的祸。经过手术医治,老张的症状显着改进,走路底子康复正常,日子不只能够自理,也能走出家门再次回到自己的朋友圈,本来笼罩在家里的阴霾也随之散去。
张老师的状况并非个案,由于很多人都不了解颅压脑积水这种疾病,看到患者的症状中有行走困难、发呆、尿失禁等,再加上患者大多数都超越60岁,所以常常会以为这是“老糊涂”的正常现象,绝大部分患者就诊不及时或底子不到医院诊治,导致这种疾病的就诊率非常低。查询显现,在一线城市均匀每10个患者中只要二三个患者就诊,二三线城市的就诊率就更低了。
而实际上,颅压脑积水的发病率并不低,在美国就有约25万症状相似发呆、阿尔茨海默病或帕金森病的患者,事实上他们患的就是颅压脑积水。日本2011年的相关攻略显现,老年期发呆总患患者数的1/6归于脑积水性发呆,因症状与阿尔兹海默病非常相似,极易被误诊、忽视,然后耽搁医治。
症状+头颅CT能开始筛查
颅压脑积水是一种成人的缓慢脑积水,多发于60岁以上的老年人,过多的脑脊液(CSF)在颅内堆积,引起脑室增大,但一般不会引起颅压增高。近年来该病有年轻化的趋势。绝大多数颅压脑积水患者的病因无法断定(原发性)。有一些患者从前有颅脑损害、脑中风或脑外科手术史,如脑出血、动脉瘤、脑外伤、肿瘤或囊肿、感染或硬膜下血肿等(属继发性颅压脑积水)。别的,脑脊液的发生或吸收的失衡也可导致脑积水。
确诊颅压脑积水并不困难,依据患者的症状以及印象学查看就能开始确诊。患者一般表现为特有的三联征:步态不稳、发呆和尿失禁。一般缓慢起病,逐步发展加剧——回忆力阑珊、心情差、冷漠,严峻者显着发呆;行走步态反常、步幅小、行走不稳、脚步抬不高级;小便次数增多,有尿急感,严峻时小便失禁。因而,当老年人呈现回忆力减退、运动障碍、大小便失禁等症状时,一般去医院做一个脑部CT就能轻松筛查。如果有必要可作脑脊液引流实验进一步确诊。
确诊越早,医治成功时机越大
颅压脑积水不像老年发呆症的医治那么困难,是能够经过分流手术医治的,医治后患者的日子质量会得到显着改进。但患者症状呈现的时刻越长,医治的作用越差;确诊越早,则医治成功的时机就越大。关于确诊性查看为阳性的颅压脑积水患者,应尽早医治,首选的医治办法为分流管植入术。分流管植入术是神经外科的一种常见术式,简略地说,就是在患者的脑部及腹部各做一个小切断,植入分流管及分流泵,经皮下将脑积液引流至腹腔,削减脑室内脑脊液的堆积,能够使发呆症状得到显着改进,尿失禁得到缓解,步态康复正常,大大提高、改进本身与家人的日子质量。需求提示的是,分流管主张挑选可调压式分流管。由于临床发现,传统的固定压力分流管很难掌控压力——压力过高不能改进症状,而压力过低引发的过度引流容易发生硬膜下血肿等,有些患者往往由于阀门压力挑选的不正确,而呈现二次翻修手术。可调压式分流管能够在体外经过一种特别的磁性调压设备进行调理,能够防止二次手术修正。
修改/吕毅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