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传统文化在东南亚留学生汉语教学中的融入探微

来源:广西教育·B版 ·2018年03月16日 23:40 浏览量:11485

【摘 要】本文阐述中华传统文化在东南亚留学生汉语教学中的实践现状,提出适合东南亚留学生汉语教学的中华传统文化类型主要包括生活文化、习俗文化、精粹文化、制度文化、观念文化等,论述将中华传统文化元素、民间习俗、儒道思想文化融入课堂教学,并通过比较跨文化交际差异等途径探索将中华传统文化融入东南亚留学生汉语教学中的具体做法。

【关键词】中华传统文化 东南亚留学生 汉语教学 实践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7)05B-0009-03

近年来,国际社会“汉语热”不断升温,越来越多的东南亚留学生到我国来学习汉语。汉语教学,不仅仅是一项语言教学,而且是弘扬和传播中华传统文化及凸显国家文化软实力的重要载体和工具,教师应加强对汉语教学中的中华传统文化类型的研究,分析汉语教学的特点,从而将中华传统文化更好地融入东南亚留学生汉语教学中。这既可以更好地促进中华传统文化传播,同时也是消除不同文化隔阂、加强国际交往合作、弘扬中华优秀文化、展现中华文化自信的重要途径。

一、中华传统文化在东南亚留学生汉语教学中的融入现状

自从我国与东盟国家开展教育交流以来,我国高校中东南亚留学生人数急剧增多。中国—东盟自贸区建成后,双方语言培养步入发展快车道。据不完全统计,目前在华东南亚留学生人数约为 8 万人,这为中国—东盟自贸区建设提供了国际化人才支撑。为了满足东南亚留学生汉语学习要求,我国加大了对外汉语教育扶持力度,截至 2016 年 12 月,我国已经在全球建立了 500 多所孔子学院和 1000 多个孔子课堂,并且形成了国家、省市以及高校对外汉语教育三级管理模式。当前面向东南亚的传统文化教育主渠道已經基本建立,从国家有关部委到地方政府部门及国民教育机构,均搭建了相应的文化传播平台。具体而言,一是在国家层面成立孔子学院,推广汉语教学,加强汉语培训;二是在省市层面建立汉语国际推广小组,加强与他国双向人文交流;三是在高校中设立国际交流学院,通过这种层层递进而又纵横交错的教育管理体系,对东南亚留学生进行更加全面的汉语教学。

对外汉语作为中华文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肩负着传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任务,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除了要给东南亚留学生传授汉语语言能力外,更重要的是通过语言的传授使东南亚青年学生深化对我国国情历史的了解,增进双方文化情感的认同。介于此,越来越多的专家学者开始研究对外汉语教学中中华传统文化教学这个命题,但限于文化差异和教育理念的不同,在对东南亚留学生进行汉语和文化教学实践过程中,许多教师采用的教学方法往往与东南亚留学生的学习方式不适应,在教学的过程中处理不好双方的文化差异,致使在教学过程中形成了较多的矛盾。例如,只重语言知识讲授,而轻精神内涵阐释的现象较普遍;没有区分好国内学生和外国留学生的教学差别;中华传统文化教育内容的系统性、整体性不足;课程和教材体系不够完善等。

这些现实矛盾影响了对外汉语教学中中华传统文化的传播,为此在今后的教学过程中,还需要进一步加强对对外汉语教学的研究,从而更好地对外弘扬中华传统文化,增强东南亚留学生对中华文化的认同感。

二、东南亚留学生汉语教学中的中华传统文化类型

中华传统文化博大精深,文化内容包罗万象,涵盖了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而在东南亚留学生汉语教学中不可能将所有的中华传统文化都传播给学生,为此就要筛选出特定的文化类型。笔者认为,在东南亚留学生汉语教学中所传播的中华传统文化应该是学习者在汉语学习和交际过程中涉及的文化,既包含语言因素,又包含非语言因素。具体而言,可以划分为以下五种类型。

(一)生活文化。即与日常生活中最相关的一种文化,如饮食习惯、称谓用语以及家庭居住等。以称谓用语为例,称谓也是一种文化,在中华传统文化之中,称谓可以分为尊称、谦称两类,尊称是对别人,谦称是对自己,并且为了表示亲属之间的远近关系,还在称谓词中加入了堂、表、曾、外等词,从而表现出一种尊卑理念,而对于长辈或者领导直呼其名就是一种不尊重。

(二)习俗文化。即指风土人情、地理特色、节庆礼仪等。由于我国地理辽阔、民族较多,因此节日礼仪是十分复杂的,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以传播最有代表性的节日礼仪为主,如端午节、中秋节、元宵节等节日的礼仪,从而拓宽东南亚留学生的日常交际能力。

(三)精粹文化。顾名思义,指的是中华特有而又最精华的文化,如中医中药、唐诗宋词、名胜古迹、历史文物等。选取有代表性的精粹文化给东南亚学生讲解,可以让他们从本质上认识中华文化,并感知中华文化的神秘色彩,运用这种魅力,加强双方的交往。

(四)制度文化。即东南亚留学生要了解的中华传统文化中与社会制度、宗教政策等相关的内容,这些内容与他们的学习生活息息相关,并且容易造成交往中的一些冲突,因此传播此种文化十分必要。

(五)观念文化。即具有中华特征的价值观、道德观、社会观等。这是对外汉语教学中不可忽视的一种文化教育,也是东南亚留学生了解中华文化心理所不可或缺的一个部分。

三、中华传统文化在东南亚留学生汉语教学中的融入途径

(一)将中华传统文化元素巧妙渗入教学,传播传统文化。美国著名语言学家罗立言教授说过,对外汉语教师教的不是语言,而是一种语言文化。因此,在东南亚留学生汉语教学中,教师应把语言知识和文化知识融入日常的教学之中,帮助学生了解文化、开阔视野。例如,《木兰辞》是一首北朝民歌,讲述了一个叫花木兰的女孩子女扮男装替父从军的故事,学习《木兰辞》这篇文章时,教师除了向东南亚留学生传授古汉语知识,讲解这种富有浪漫主义色彩的文学外,还可以传播一些传统的中华文化与中华元素,如花木兰替父从军,体现出中华文化中最重视的孝道,而在战场上木兰英勇奋战体现了中华民族在保家卫国时英勇无畏的精神。引导学生在感受作品艺术感染力的同时,去了解中华孝悌文化,这就是在教学中传播中华传统文化的元素。而像这样的教学例子还有很多,教师在进行汉语知识讲授前,都应该做好充分的课前准备,注意将中华传统文化元素渗入教学内容中,从而让东南亚留学生在耳濡目染中增进对中华传统文化的了解。

(二)将民间习俗融入课堂教学,强化中华文化认知。文化包罗世间万物,在众生百相之中,传播中华传统文化的途径也是多种多样的。在东南亚留学生汉语教学中,对学生进行文化传播不能仅限于课堂教学,教师可以带领学生到更加广阔的生活天地中去,强化学生对中华文化的认识。中华文化最本质的来源就在于生活,民间文化中洋溢着中华文化最旺盛的生命力,因此教师可以带领学生走进广阔的社会生活中进行实践,使学生对中华传统文化产生刻骨铭心的记忆。例如,端午节期间,教师可以带领学生走出课堂,和学生一起包粽子、编制五彩绳,让学生品尝中华文化的“味道”,互送饱含中华传统文化的祝福语;教师还可以带领学生去观看赛龙舟比赛,让学生在热烈的气氛之中感受最本质的中华传统文化。同时,可以向东南亚留学生介绍端午节习俗的来源,向学生讲述屈原的故事。每一个国家对民族英雄、爱国义士都有崇敬之情,通过这种共同的情感,东南亚留学生可以进一步地了解中华传统文化。东南亚国家与我国地缘接近,有很多民间风俗文化是相同或相通的,在课外活动中让留学生理解中华文化,比课堂上讲解民俗文化更加生动形象,这对东南亚留学生的汉语文化学习是大有裨益的。

(三)融入儒道思想文化,普及传统文化基础。儒道思想是中华文化中最重要的两种思想,首先,儒家思想以“仁义”为主,大到宇宙观、人生观、政治观,小到衣食住行、婚嫁礼仪,都体现出中华民族对儒家思想的奉行,这已经成了中华民族的行为方式、思想方式以及语言方式。其次,道家思想崇尚自然,提出运用辩证的观点去看待世界,提倡与自然和谐相处,这种理论在今天也是具有意义的。儒道思想已经成为中华文化的支撑,因此在对东南亚留学生进行汉语教学时,把这两种文化融入教学之中,这不仅可以帮助学生奠定汉语文化学习基础,而且是对中华精髓文化的一种弘扬。为此,在教学中教师可以向学生简述有关儒道思想的故事,以及《论语》《老子》书中的一些名言。例如,在学习中讲到诚信问题时,可以给学生讲孔子的名言“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大车无輗,小车无軏,其何以行之哉!”(《论语·为政》);在学习中涉及以柔克刚的话题时,可以给学生讲老子的名言“人之生也柔弱,其死也坚强。草木之生也柔脆,其死也枯槁。故坚强者死之徒,柔弱者生之徒。是以兵强则灭,木强则折。强大处下,柔弱处上”(《老子》第七十六章)。這是给东南亚留学生普及中华传统文化的一种重要的教学方式。

(四)比较跨文化交际差异,解释中华传统文化。东南亚虽然与我国比邻,但是其文化与我国还是存在很大的差异。在进行东南亚留学生汉语教学中,教师只有理解、尊重学生的文化差异,才能更好地阐释本土文化,进而化解文化之间的矛盾,为中华传统文化传播创造更有利的条件。可以说,文化是一种抽象的东西,是由不同的历史条件、地理位置所形成的一种产物,因此文化没有优劣之分,只有差异之别,如在中华文化交际过程中,采用的往往是一种映照文化,也就是在与他人进行交往时,要通过对方的年龄以及社会地位与自身去进行判断比较,从而根据不同的情况决定自己的说话方式和行为做法,这样可以有效避免谈话中不小心触碰一些被人反感的话题。例如,东南亚留学生尤其是新加坡学生由于他们受英式教育影响比较大,因此在交谈的过程中不喜欢别人询问自己的年龄或者身份等,认为这是一种探听隐私,这其实就是两种地域之间的一种文化差异。因此在对东南亚留学生的汉语教学中,教师首先要学会尊重对方的文化,其次站在学生的角度,基于文化差异帮助他们分析问题、理解问题,通过对比去解释中华文化,同时在教学中要避免就事论事,使东南亚留学生对中华文化有一个整体的了解,(下转第35页)(上接第10页)从而帮助他们尽快地适应中国环境,入乡随俗,并且告知这些学生,他们可以保留自己的看法与观点,但是要理解和明白对方的文化,这对于一些初学汉语的东南亚留学生而言是十分重要的,这有利于他们树立学习汉语和汉语文化的信心,这样也有助于传播中华传统文化。

综上所述,在对外汉语教学中,教师不仅要传授学生汉语言知识,而且要注重对中华传统文化的传播,进而通过汉语教学让更多的东南亚学生了解中华文化、认识中华文化,增强东南亚留学生对中华文化的认同感。

【参考文献】

[1]朱永生.有关汉语国际教育硕士专业课程设置与教学实习的几点设想[J].云南师范大学学报(对外汉语教学与研究版),2015(6)

[2]王晟伟.建构以辽沈地域文化为特色的对外汉语体验式文化课程体系[J].文教资料,2014(16)

[3]马丽梅.对外汉语教学中的中华传统文化教学要有文化传播意识——以泰国留学生的诗词意象与中华文化教学为例[J].科教文汇,2016(20)

[4]王昌宜.对外汉语教学中导入中华传统文化的教学策略[J].文教资料, 2011(3)

[5]李莹莹.东南亚华文教育传承中华传统文化的必要性研究[J].剑南文学,2015(8)

【作者简介】姚其友,男,广西人,硕士,广西华侨学校讲师。

(责编 刘 影)

  • 2017百度AI开发者大会

    2017百度AI开发者大会

2008~2017 爱康网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