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洋污染要挟一切生灵

来源:科学养生 ·2018年09月26日 02:02 浏览量:0

谭敦民

上一年,一头鲸鱼在挪威索特拉岛的海岸沙滩停滞,引起世人注目。据媒体报道,这头鲸鱼重约2吨,身长6米,是一头成年突吻鲸。这头鲸被发现时现已岌岌可危,有关人员救助无果,对它执行了安乐死。解剖发现,鲸鱼腹中没有什么食物,只有约30只塑料袋。研讨人员指出,这些未能被消化的塑料废物很可能是这头鲸鱼停滞、逝世的原因。

海洋现在有多少废物呢?假如有时机坐奢华游轮或远洋货轮出游,你会发现在公海的洋面上会不断地飘来各式各样成堆的废物,首要是塑料废物。这些废物都是人类倾倒的,人类正在发明一个史无前例的奇观—将众多的海洋变成巨大的废物场。

联合国发布的数据显现,全球每年约有800万吨废物被抛入海洋之中,现在全球海域漂浮的塑料废物约有5万亿件,它们杀死了许多海洋生物。

塑料颗粒进入食物终端。

不少人可能还记得,台湾食物曾迸发“塑化剂”事情,所以,“塑化剂”、“双酚A”这些与塑料相关的词儿的“知名度”不断提高;当今,这个宗族又增加了一个新名词—“微塑料”。那么什么是“微塑料”呢?学术界还没精确的界说,但一般以为粒径小于5毫米的塑料纤维、颗粒或许薄膜即为微塑料,实际上许多微塑料可达微米乃至纳米级,肉眼是看不见的,因而也被人比喻为海洋中的“PM2.5”。

海纳百川,因而海洋的塑料污染最严峻。微塑料当然源于塑料,在海洋的大风大浪的“训练”下,塑料“肝脑涂地”了,变成了塑料微粒,融入海水之中。但塑化剂的特性仍然坚强地存在着,不只如此,它还吸附了海洋中的多氯联苯等物质,使其“坏上加坏”,也就是说,微塑料不只是污染源,还成为污染载体。

微塑料和海盐,同根同源,从质料说起就是“原配”,加之无除掉的出产工序,微塑料与海盐天衣无缝,食用者亦浑然不觉。经专家测定,每千克海盐里有550~681块微塑料。

海洋湖泊中的微塑料,不只会在食盐中滥竽充数,也会在海洋生物体内累积,终究可能会被站在食物链高端的人类吃下去。微塑料可能不被肠胃吸收,但,有的微塑料三头六臂,从胃“登堂入室”进入人类循环体系,对人类健康形成潜在的损害。

近期,比利时根特大学和英国埃克塞特大学研讨了海中抛弃塑料对比方牡蛎、贻贝等滤食性海洋生物的影响。研讨人员发现,贻贝均匀含有大约90个塑料颗粒,而6个牡蛎含有大约50个颗粒。这就意味着每周食用两份贻贝的人每年会吞下11000块细小的塑料纤维,假如还食用其他海洋生物,这个数值还会变得更大。

2016年8月,普利茅斯大学的一项研讨标明:在英国捕捉的海鱼中有三分之一含有塑料,这些鱼类包含鳕鱼、黑线鳕、鲭鱼和贝类等。微塑料在鱼类的肠道中很难被铲除,而人类在食用贝类、海鱼等海鲜时,也会将它们肠道中的塑料微粒吃下去。

加拿大麦吉尔大学的生物学家劳拉?麦克唐奈教授首要研讨水生动物生理学,是最了解鱼类的科学家之一。她说,从海洋哺乳动物到海鸟,从螃蟹到牡蛎,它们的胃里都发现过塑料。塑料还可以传到水生动物食物链的下一环。比方,蚌类吃下塑料,然后蚌被螃蟹吃掉,螃蟹的胃里因而也有了塑料。最近,麦克唐奈教授决绝地说,她决议往后不再吃鱼了。之所以如此,很重要的一点是由于它们一辈子都在咱们的废物中心游来游去。她说,鱼吃塑料,咱们吃鱼。那么,吃鱼是不是也等同于吃了塑料?

埃克塞特大学的专家表明,人类正本就不应食用任何塑料,而现代人食用海鲜一年就能吃进上万塑料颗粒,这样的成果真的让人感到后怕。

微塑料侵入了83%的饮用水。

许多发达国家的自来水都是可以直接饮用的,比方加拿大人现已习惯了直接饮用水龙头里的水。在人们形象里,水龙头里的自来水应该是洁净的、安全的。但现实并非如此。

一家世界非营利组织托付明尼蘇达州大学公共卫生学院化验了美国、加拿大、印度等12个国家搜集到的159份饮水样本,成果发现,抽检的水样中83%都含有塑料颗粒。就是说,欧美、亚洲各国的饮用水中遍及含有塑料微粒。

让人意想不到的是,水被微塑料污染率最高的国家居然是美国,到达94%,每500毫升水里均匀有4.8个微塑料颗粒。美国的国会大厦、环保署总部、纽约川普大厦无一例外,通通中招,从这些高级修建搜集的饮水样本中,都发现了微塑料颗粒。

黎巴嫩及印度污染程度紧随其后;英国、法国和德国虽检出比率最低,仍有高达72%样本验出塑料微粒,每500毫升水中均匀含有1.9个微塑料颗粒,连瓶装水也不能逃过。

爱尔兰也曾宣布过一次相似的独立研讨报告,该研讨也在不少自来水和井水样本中发现了塑料微粒污染。德国专家研讨发现,全国24种啤酒中都含有人造纤维及碎片,即微塑料。

此外,塑料微粒还可以招引下水道里的细菌。有些研讨显现,在污水处理厂的下流地带,塑料微粒上的有害病原体更多。专家指出,塑料微粒直径仅10微米,一般饮水过滤体系不大可能将之过滤。

微塑料细小,但损害不小。

据专家介绍,微塑料虽小,但损害不小。细小的塑料粒子可能穿透人体器官,乃至是穿透每一个细胞。这才是让人感到忧虑的。此外,塑料在出产时增加的化学物质,以及在海洋漂流时吸附的毒素,例如可能致癌的农药残余物等,都可能损害人类健康。

各种塑料助剂都会氧化分化蒸宣布有害气体,首要损害心肺健康,尤其是像含氯、含苯的塑胶质料,蒸发的气体都对人体有害。

聚氯乙烯塑料就是最常用的有毒塑料种类。其原材料正本没有毒性,但在制造进程中增加了有毒的增塑剂;还有的在制造进程中加入了稳定剂,而这些稳定剂首要是硬脂酸铅,也有毒性,这种铅盐极简单分出,进入人领会形成积蓄性铅中毒。

黑色、赤色和深蓝色的塑料制品大都是用收回的废旧塑料制品从头加工而成,成分更为杂乱,对人体的损害更多。

许多塑料单体和增塑剂、稳定剂、色素等对人体健康有损害。如人触摸某些塑料粉末之后,可能会带来皮肤瘙痒,皮肤上呈现红斑,原因是在酷热的气候里,塑料可能会发生一些化学反应,宣布有毒的气味,导致运用者中毒。

用塑料桶装食用油现在是遍及现象,但就是运用最安全的聚乙烯塑料容器来寄存食用油也不安全,由于聚乙烯也易溶于食用油之中,可溶出塑化剂,对人体有害,使食用油呈现蜡味。此外,最首要的是,塑料桶在食用油的浸泡下,会分出塑化剂等有害物质,对人体健康的损害最少有三点:一是可能引起贫血、血尿、肾脾肿大。二是可能引起肝炎、肝癌等肝脏病变。三是可能引起神经体系、大脑中枢的病变。因而,在这里大声疾呼:不宜用塑料桶盛装食用油!赶快改动这个“陋俗”吧!

微塑料、塑化剂问题现已引起了科学界高度重视。2014年,在首届联合国环境大会上,就对微塑料予以特别重视,并把海洋塑料废物污染列为“十大急迫环境问题之一”。2015年举行的第二届联合国环境大会上,微塑料污染被列入环境与生态科学研讨范畴的第二大科学问题,成为与全球气候变化、臭氧耗竭等并排的严重全球环境问题。现在各国政府正在紧锣密鼓拟定应对办法,信任在不远的将来,微塑料问题可以逐渐得到解决,最少是在必定程度上得到操控。

  • 2017百度AI开发者大会

    2017百度AI开发者大会

2008~2017 爱康网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