邹龙 王亮 王晓明
【关键词】主动脉夹层;确诊;误诊
【中图分类号】R543.16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ISSN.2095-6681.2018.24..01
主动脉夹层动脉瘤是指主动脉腔内的血液经过内膜的破口进入主动脉壁中层而构成的血肿[1],急性夹层动脉瘤是发病急为阴险的心血管病急症,急性夹层动脉瘤的发病率每年可高达(10~29)/1000000人。既往报导大都在急性期逝世,一周内逝世率60%~70%,三个月逝世率在90%以上。因该病的临床表现多样性,非心血管专科医师简单误诊。现将我临床工作中收治的7例主动脉夹层动脉瘤误诊剖析如下。
1 临床材料
例1:男6例,女1例,年纪56~78岁,均匀年纪62岁。6例均有高血压病史,其间一例有脑梗塞病史。临床表现:3例表现为胸背部刀割样痛苦伴厌恶、大汗。2例表现为腹痛伴厌恶。1例表现为头晕、厌恶、吐逆、左边肢体麻痹。1例表现为腰痛、血尿、下肢无力。例1:男性58岁,既往有冠心病史3年,因突发胸部刀割样痛苦向后背部放散,伴有大汗、厌恶就诊,入院时心电图:1、AVL、V4~V6ST段压低0.05 MV,血惯例WBC12.5x1012/L,余正惯例模,超声心动提示左室轻大。考虑冠心病不稳定型心绞痛心绞痛、急性非ST段举高型心肌梗塞收入CCU。给予硝酸甘油静点、静推吗啡等医治症状缓解不明显,6 h心肌钙蛋白、心肌酶正常,给予急诊查看胸部CT提示主动脉夹层动脉瘤或许,经双源炫速CT主动脉成像查看确诊为主动脉夹层动脉瘤。
例2:男性,56岁,症状同例1,于某底层医院就诊,心电图提示轻度ST-T改动,考虑冠心病,给予扩冠、止痛医治10 h作用欠安而转入我院CCU,给予行双源炫速CT主动脉成像查看确诊为主动脉夹层动脉瘤。
例3:男性,60岁,进程同例2。
例4:男性,68岁,因突发头晕、厌恶、吐逆、左边肢体麻痹,行头颅CT查看未见反常收入神经内科。给予改进脑供血医治好转不明显,颈部血管多普勒查看提示左边颈内动脉严峻狭隘。经双源炫速CT主动脉成像查看确诊为主动脉夹层动脉瘤,撕裂延伸至颈动脉。给予控压、歇息对症医治症状逐步缓解。
例5:男性,78岁,因突发上腹部痛苦伴厌恶、烧心收入消化内科,腹痛可忍受,上腹部轻度压痛,心电、胸部X线胸片、血惯例、尿惯例、血尿淀粉酶查看无反常,按消化性溃疡医治20 h无好转,经双源炫速CT主动脉成像查看确诊为主动脉夹层动脉瘤。
例6:男性,63岁,因脐周痛苦1 h伴厌恶后转为右下腹痛收入普外科,辅佐查看血白细胞轻度升高。给予抗炎医治无好转,心外科会诊经双源炫速CT主动脉成像查看确诊为主动脉夹层动脉瘤。
例7:女人,61岁,因下楼时突发腰痛继而双下肢无力就诊,尿惯例提示镜下血尿,腰椎摄片提示腰椎间盘突出、伴腰椎骨质增生于某医院神经内科,给予对症医治,24 h后患者右下肢呈现皮肤花斑,查看右侧股动脉、腘动脉、足背动脉,左边股动脉搏动均削弱,转入我院经双源炫速CT主动脉成像查看确诊为主动脉夹层动脉瘤,涉及肾动脉、双侧髂动脉,患者因经济原因轉入他院保存医治,5天后逝世。
2 讨 论
主动脉夹层动脉瘤为临床罕见疾病,发病急,逝世率高,近年发病呈增多趋势。因该病的临床表现多样性,缺少特异性,故误诊率较高,有报导高达40%以上[2]。因撕裂部位不同,临床表现各异,其间大都患者感到胸部痛苦,向胸前及背部放散,随夹层涉及规模而能够延至腹部、下肢、臂及颈部。痛苦剧烈难以忍受,起病后即达顶峰,呈刀割样或撕裂样。起病缓慢者能够不著。常被误诊为急性心肌梗死、不稳定型心绞痛、脑供血缺少、脑梗塞、急腹症、休克等。本组3例因胸痛误诊为冠心病收入CCU。1例因转移性右下腹痛误诊为阑尾炎收入普外科。1例因腹痛伴厌恶、烧心误诊为消化性溃疡收入消化内科。1例因头晕误诊为椎基底动脉供血缺少,1例因腰痛下肢无力误诊为腰椎间盘病变收入神经内科。均匀误诊时刻20小时。误诊原因:(1)主动脉夹层动脉瘤一向认为是临床罕见疾病,非心血管专业医师对此病常识缺少,缺少警惕性。(2)主动脉夹层动脉瘤临床表现多样,缺少特异性症状,可表现为神经、心血管、消化科、普外科疾病,简单误诊为各科常见病。(3)惯例辅佐查看(心电、X线、超声)缺少特异性,而核磁共振成像、双源炫速CT查看因费用较高,底层医院及门诊病人不能作为惯例查看,因而确诊较困难。但临床医师对该病常识把握临床思想拓展后能够进步本病前期确诊率,做到以下几点可削减误诊:(1)进步对该病认知,加强对本病的警惕性。(2)对高血压患者俄然呈现胸部刀割或撕裂样痛苦并向背部放散,伴有大汗、厌恶、吐逆,并起病即达顶峰者应首要考虑本病;但症状不典型,相应呈现其它各科疾病症状者,应全面考虑,及早请心血管专科医师会诊。(3)既往无器质性心脏病病史,俄然呈现的主动脉瓣关闭不全支撑本病确诊。(4)可疑患者应及时给予MRI、双源炫速CT查看,两者确诊准确率及特异性均很高,特别双源炫速CT主动脉成像,敏感性及特异性可达100%,并可调查撕裂部位及涉及部位,对挑选医治更有指导意义。
参考文献
[1] 有用内科学.上海医科大学《有用内科学》修改委员会.北京:公民卫生出版社,1999,7-117-00723-0/R.
[2] 我国试验确诊学.王春艳.2008,11.542-546.
本文修改:刘欣悦